即将过去的“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阶段。即将到来的“十四五”时期,则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开局之年。文化引领强区建设将成为双清高质量发展的标志,基于双清区文化发展现状,特制定“十四五”打造文化强区升级版规划。
一、我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现状
“十三五”时期,我区高度重视文化建设,把公共文化设施服务体系建设纳入重要议事议程,加大资金投入,强化督查考核,文化事业迅速发展,建成了区级文化馆、图书馆、纪念馆,乡镇(街道)建设了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村(社区)建有农家书屋、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文化活动室,全区公共文化设施服务网络基本形成。与此同时,群众文化活动开展如火如荼,群众文化生活不断丰富,群众文化品位和素养不断提升。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事业发展,特别是对大型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的投入起点高、力度大、效果好,如市博物馆、市美术馆、市文化艺术中心等都落户我区,但我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却存在起步迟、步子慢的问题,远与我区经济发展速度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相脱节,与有的县市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速度和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相对滞后、部分基层公共文化设施选址不科学、文化人才缺乏、城市文化形象不突出、精品文艺创作匮乏等。
三、“十四五”打造文化强区规划
(一)塑造双清文化新形象
1.设计制作体现双清城市形象标示,通过城市logo设计以视觉符号传达城市文化内涵。
2.打造一个具有关联性、连续性、周期性的服务品牌,例如:结合双清特色开展“锦绣双清·紫薇艺术节”;制作“紫薇花开红满双清”宣传片,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在央视、湖南卫视等媒体投放广告,通过品牌效应提高社会影响力。
3.注重城市地域文化的挖掘,找准定位,根据每个乡镇(街道)的地方特色结合传统文化,利用城市空间布局,在建筑风貌、街景美化、场地设计、雕塑建筑、公共设施、环境卫生等规划上下功夫,以打造一村一社区一品为文化亮点,提升群众思想和人文素养,充分体现文旅融合的意义,彰显双清城市的品位和精神风貌。如:
①桥头街道洛阳洞社区可以充分利用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八路军驻湘通讯处旧址”,结合“保护与传承、演绎与发展、共生与秩序”的理念,将曾家院子科学布局规划成红色文化展示区、传统文化游览区、市井生活体验区,打造“曾家院子历史文化街区”;
②渡头桥镇姚喆村可结合精准扶贫及乡村振兴等工作,以开国将军姚喆故居为中心,打造红色旅游基地,筑牢红色之魂,让红色革命精神在邵阳世代传承;
③火车站乡莲荷村可充分利用森林公园独特的自然环境,建设农家乐、植物园、滑草场、拓展场、实景教育等体验场所,打开我区文化旅游新篇章;
④兴隆街道紫薇社区可依托紫薇公园,以当前绿色、环保、低碳的发展需求,开发紫薇文创产品,将紫薇文化做活做响做出特色。
(二)扶持文艺创作出精品
1.创作一批紧贴时代步伐、具有双清地域特色的优秀文艺精品参加国家、省、市级文艺大赛并在景区、基层进行展演。出台艺术创作扶持激励政策,引导文艺精品创作方向,大力改善艺术团体的创作条件,充分发挥市场在文艺创作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调动文艺创作单位和个人适应、开拓市场的积极性。
2.实施文艺精品创作扶持工程,制定一套从剧本构思、创作、展演、获奖等不同阶段的激励机制。采取在文艺作品创作的前期进行部分投入,立项后追加资金,作品获奖后实施奖励,达到一定的社会效益再增发补贴的办法,从创作经费、作品打磨、宣传推介等多方面给予政策及资金扶持。
3.召开文艺创作表彰会,对获奖的优秀作品和个人,按照获奖级别进行表彰及奖励等。大力引导各级各类媒体多宣传优秀的文艺精品,多宣传德艺双磬的艺术创作人才,凝聚文艺创作崇善求美的强大舆论正能量。
4.做好文艺创作的项目规划和申报工作,积极争取国家艺术基金等项目资金支持。
(三)建设文体场馆树标杆
1.召开文化强区研讨会,深入研讨,科学论证,根据我区特点对我区重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项目的规划设计,按照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标准,聘请国内顶尖专家参与论证和实施。
2.建设一处造型独特,能体现我区城市精神与文化内涵的文体商业综合体,涵盖智慧云生活、文化娱乐、体育运动、儿童世界、国际美食、休闲餐饮、精品零售、教育培训、生活配套等大业态,使之成为我区城市文化地标。
3.新建四馆一院一中心,集全民健身服务中心、文化馆、图书馆、美术馆、非遗馆、实景大剧院于一体,该中心在设计和功能上引入智慧系统,同时可用于改建方舱医院,在完善公共基础设施的同时可做应急之用。选址可考虑规划小江湖等沿河地段、黄家山体育馆地段、老旧工业小区进行集中改造。
(四)强化队伍管理出人才
1.针对双清区文化工作人员不足问题,充分发挥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的优势,增加编制,整合资源,将机关和基层文化工作者进行统筹管理,壮大队伍,形成合力。
2.建立完善可执行的文艺人才培养机制,对重点作者、重点作品进行跟踪服务、重点扶持,组织学术交流、培训、文艺创作调研采风等活动,搭建展示才华的舞台,提高文艺人才的艺术素养。
3.加大力度扶持和引导民间艺人、网络歌手、自由艺术家等,壮大民间文艺人才队伍;建立青年文艺人才信息资源库,发挥知名专家、学者、老艺人的引领作用,大力培养后备人才。
4.在培育本土文艺人才、地方名家的基础上,要打破旧规,采取与文艺人才签约、知识产权授权等多种合作模式吸引省内外高端人才加入到双清区文艺创作队伍中来,造就一批新的青年人才、文艺名家、行业领军人。
(五)实施文化惠民强工程
1.实施双清文化知名文化产业园建设,集收藏市场、花鸟市场、图书市场、文化艺人工作室、艺术展览中心、动漫设计中心、地方曲艺演艺大厅、文化商业街等,并以“多彩宝庆文化·人类精神家园”为主题,将富有邵阳特色的宝庆竹刻、羽毛画、土布纱绣、蓝印花布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及书画、雕塑等文化产品融入园区,孵化文化创意企业,形成龙头带动全区文化产业的发展。同时利用园区的文化资源优势和独特的建设风格,打造我区新的参观游览休闲区。
2.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推动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示范点建设,增强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加强文化、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增强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策划组织全区规模性文化节系列活动,全方位、多层次开展社区文化活动,提高参与率和影响力。
3.每个街道社区要将文化事业发展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整合所辖区域资源,全面加强文化共享工程建设,有效利用企业、学校、社区等场馆,策划好大众文化活动,分时段、按需求设计文化活动内容,实现“天天有活动、周周有培训、月月有展演、年年有创新”的文化生活。同时,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在街道、社区开办文化艺术辅导站,免费为居民提供文化艺术类培训,不断提高群众文化素养和艺术欣赏水平。